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之南洋再起

第四百三十八章决议(求月票)

大明之南洋再起 听风煮雨夜 6533 2022-09-30 16:25

  凯撒小说网WWW.KSXSW.COM ,最快更新大明之南洋再起最新章节!

   苏克萨哈,索尼,鳌拜,洪承畴也是纷纷附和,表示图海更合适一些。</p>

  布木布泰所说的这两人,都是战功卓着之辈。</p>

  其中图海出身马佳氏,隶满洲正黄旗。顺治二年,起家笔帖式,迁国史院侍读。</p>

  后来被一路提拔到刑部尚书,太子太保的高位。</p>

  曾被顺治帝因过夺职,直到康熙登基,才被提拔为满洲正黄旗固山额真。</p>

  真正的正黄旗好奴才,爱新觉罗家的自己人。</p>

  他年轻时,曾经上过战场,立下过不少军功。</p>

  这才有了一路提拔的顺当!</p>

  当然,比起军功来的话,岳乐要比图海更胜一筹。</p>

  岳乐曾经随同豪格,鳌拜征四川,大败张献忠,也曾经随军西征草原,南下江南。</p>

  打了大半辈子的仗!</p>

  按理来说,南下领兵的话,岳乐比图海更合适。</p>

  但问题是,岳乐是宗室,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・努尔哈赤之孙,饶余敏郡王爱新觉罗・阿巴泰第四子,正儿八经的大清宗室。</p>

  脑袋上还顶着一个安亲王的亲王爵位!</p>

  还是正蓝旗旗主!</p>

  就这么一尊大佛,谁敢把他给放出去?</p>

  岳乐现在已经是亲王了,还是****,要是南下征战再得胜归</p>

  来,该怎么封赏?</p>

  封无可封啊!</p>

  难道把康麻子屁股底下那一把龙椅给赏出去?</p>

  这也是为什么洪承畴等人纷纷表示图海更合适一些的原因。</p>

  战争是政治的延伸,他们做为朝廷大员,不能光考虑战争的事情,还得考虑政治上的得失。</p>

  布木布泰闻言,颔首说道。</p>

  “图海确实不错,但其在军略上怕是比不得岳乐啊!”</p>

  索尼开口补充道。</p>

  “或许太皇太后还可以让洪总督随军参谋,为图海都统参谋军略。”</p>

  索尼的话音刚落,诸人皆是眼前一亮。</p>

  对啊,既然图海在军略方面稍有些拉胯,那给他配一个长于军略的副手不就得了吗?</p>

  一个洪承畴不够的话,那就多来几个,什么李国英,赵良栋,什么孙思克,岳升龙,都可以派给图海做副手嘛!</p>

  图海只要居中调度,做好监军,以及统筹规划的工作就好了就可以了!</p>

  阵前指挥,冲锋陷阵的事情,由那些汉人去做便是了。</p>

  若南下之战能胜,功劳自然都是图海的。</p>

  不信洪承畴等一群汉人,敢和图海这个满人争功!</p>

  若战败了,也好推卸责任不是?!</p>

  一众人商议好了动兵南下讨逆的事情,确定好了图海为将,洪承畴,李国英,赵良栋为副。</p>

  调度京师八旗三万,其中包括满洲重步两万,满蒙铁骑一万。</p>

  令调乌镇超哈营三千人,携红衣大炮五十门。</p>

  虎蹲炮,臼炮,佛郎机炮,以及彷制明军的野战炮等大小火炮,共三百门。</p>

  以及直隶,甘陕,河南,山西,湖北,山东,两淮……绿营二十万大军南下!</p>

  这便是清廷的手笔,动辄数十万大军南下,压向南方。</p>

  这二十多万大军的战斗力如果真的能发挥出来,朱宏煜都不一定敢和满清刚正面。</p>

  一是怕战败,二是怕惨胜!</p>

  康熙在布木布泰的控制下,于调兵的圣旨上用印。</p>

  调兵的圣旨从京城发出,被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,向着地方送去。</p>

  商议好了南下讨贼的战事,清廷上下又商议起了吴三桂的事情。</p>

  耿精忠的造反,让清廷上下都感觉有些措不及防!</p>

  但是耿精忠的实力毕竟有限,就算是他起兵造反,最多也就是影响江西,浙江这两个相邻的省份。</p>

  <a id="wzsy" href="http://m.aiyueshuxiang.com">爱阅书香</a></p>

  但吴三桂不同!</p>

  吴三桂手上的关宁军,甚至可以说是目前整个八旗体系中,最能打的一只军队。</p>

  甚至是就连清廷手上掌握的满蒙八旗,大概率也不是吴三桂的关宁军的对手。</p>

  并且,吴三桂的影响力可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云南,云贵川三省之地,地方官员大片大片都是“西选官”。</p>

  历史上,清廷往云贵川三省掺沙子掺了十几年,等到三藩之乱爆发的时候,整个西南三省都是瞬间易帜。</p>

  何况是现在呢?</p>

  现在吴三桂对西南三省的控制力,只会比历史上三藩之乱时更强。</p>

  若吴三桂也学着耿精忠要反清,恢复汉家江山,那清廷失去的,可就不止整个东南了。</p>

  吴三桂随时有可能带兵杀入汉中,关中,以及湖广等地。</p>

  到时候,可就不是东南糜烂,而是整个南方半壁,以及西北也要糜烂了。</p>

  对清廷来说,目前最要紧的事情,便是要先将吴三桂安抚住。</p>

  无论如何,不能叫吴三桂也造反!</p>

  布木布泰开口说道。</p>

  “平西王坐镇西南,使我大清边陲安定,实乃擎天柱石,劳苦功高。”</p>

  “我大清有功必赏,有过必罚,平西王寿诞将至,朝廷这边也该有所表示才是!”</p>

  “诸位卿家,可有什么建议吗?”</p>

  “畅所欲言!”</p>

  布木布泰想要先安抚一下吴三桂,但却不知道该给些什么东西,开口询问道。</p>

  洪承畴开口提议道。</p>

  “或许太皇太后派平西王世子吴应雄和建宁公主,携带上些礼品,前往昆明,为平西王祝寿。”</p>

  布木布泰眉头一蹙,但随即便缓解了开来。</p>

  眉宇间反倒是多了些笑意。</p>

  因为,洪承畴所说的,只有平西王世子和建宁公主,而没有其他人。</p>

  他的意思很明确,世子和公主可以放回去,但吴三桂的长孙不能放,依旧要留在京城做质子。</p>

  这样一来,便算是朝廷对吴三桂示好了!</p>

  可朝廷手上依旧控制着吴三桂的长孙为质子。</p>

  一旁的鳌拜却是开口说道。</p>

  “太后,要放,那就干脆把平西王府上的所有人都放回去吧!”</p>

  “毕竟帮人帮到底,送佛送到西!”</p>

  “要向平西王示好,那就干脆将事情给做完,做事做一半,反而是得不偿失。”</p>

  布木布泰忍不住蹙眉,一旁的洪承畴却是有些明悟。</p>

  对于吴三桂这样的枭雄人物来说,一个质子对他的控制作用,几乎没有。</p>

  他如果真的有心起兵造反,朝廷手上的质子其实没啥用。</p>

  被杀也就杀了,他可不会在乎!</p>

  儿子而已,死就死了,以后再生就是。</p>

  一个孙子而已,有了儿子还怕没孙子?</p>

  与其放了吴应雄和建宁公主,却还要控制吴三桂的孙子,不如干脆把人给放了。</p>

  给吴三桂卖个好,以此确保大清西南暂时无恙。</p>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